找到相关内容3459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性广法师: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

    深重烦恼,如说:贪行者修十不净与身随念业处,行者以四梵住(即四无量心)与四色遍为适宜之业处,痴行者应修入出息念等。并引经说:“应数数修习四种法:为于贪当修不净,为恚当修于慈,为于寻...缘起。这是《杂阿含经》中常见的修观所缘,为究竟烦恼的胜义观门。就部派佛教而论,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,曾于中国盛行一时,中国佛教早期许多重要的禅经译本,多与此地禅法师资有关。   禅经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673284.html
  • 《念佛胜易》简介、缘起

    正念不能往生……  既入佛门,谁不想烦恼?谁不想清净此心?然而,由于我们根机不堪,这种种条件实在难以达到,久而久之,我们的心被吊到了半空,往生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,一想到生死大事,心里就忐忑不安。《...高的,弘一大师讲,我们中国的戒,从宋朝就断掉了,他说自己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比丘,他认为自己是一个“受三皈的沙弥”,没得到清净的戒体,为什么?传承了。  在我们末法时代,要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呢?《大集月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6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

    章“儒学大义”,认为淑善人生的初步,应以儒家修身立命,成己成人,民胞物与,天地一体之义为准则。第三章“解脱道论”,认为儒家虽能淑世而不能出世,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,故须依照佛教的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...善则终生服膺不忘;教子有方,常告诫儿女勿捕杀虫鸟。但她一旦认定了该做的事,则虽强力亦不能挠之,可谓柔中有刚。王恩洋幼承庭训,受其母影响尤大。终其一生,蚊蝇虱蚤外,未曾杀生。他在北京读书时即开始素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173556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七)

    这些颠倒想,就能获得涅槃。 反过来观察,如果世间心识见的一切都真实,那应成众生无始以来就解脱了,或者永远不可能解脱,有这样大的过失。(我们要明白解脱是什么?“解脱唯迷尽”,只是消尽了迷乱...身心相续。我们要想自己好,确实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行善积德、改过自新,这是唯一的路,此之外,再没有其它。 2、心无常 以下从“心法所摄”到“次第出现”是抉择心识的刹那性,有两方面的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6395573827.html
  • 略论大乘《大般涅盘经》的传译

    。犹若有人来问如来:我当云何得大  施之名,流闻天下,而不舍财?佛告族姓子:唯有清  素,不畜童仆,修持梵行,而乐施彼奴婢妻妾;  肉味,而乐施以肉......(18)  3.昙无谶译本:  ──...皆悉灭没。若得是经,具足  无缺,人中象王,诸菩萨等,当知如来无上正法,将  灭不久。 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:世尊!今此纯陀,犹有疑  心,唯愿如来,重为分别,令得。佛言:善男子  !云何疑心?汝当说...

    王邦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473964.html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知礼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云:「应知今家明"即",永  异诸师,以非二物相合,及非背面相翻,直须当体全是  ,方名为即。何者?烦恼生死即是修恶,全体即是性恶  法门,故不须及翻转也。诸家不明性恶,遂须翻...佛,无生无不生」(大正35?116  上)。此对顿教所作之诠释,颇似禅宗之特色,故澄观  将顿教视为禅宗。  284 页  妄,透过绝言泯妄想,则真性显。  足以作为禅宗代表的,首推《坛经》,从《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寂灭烦恼魔所摄持,永断生死魔所摄持,舍菩萨行魔所摄持,不化众生魔所摄持。《智论》云:“作福无愿,无所树立。愿为导师,能有所成。譬如销金,随师所作,金无定也。菩萨亦尔,修净土愿,然后得之... 说:“ 但其病,而不除法 ”。 引《金刚三昧经》云:“有二入:一理入,二行入。以理导行,以行圆理。又菩提者,以行入无行。以行者,缘一切善法,无行者,不得一切善法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憧憬雪域高原的神圣——对青藏高原特有的朝圣壮举的遐想

    同样有着从凡人到神的十二相成道功业事迹,即:明述本典,宏扬苯波教,调伏众生,引渡众生,主持国家,神变子嗣,降妖伏魔,果道兴旺,成道明相,轮回,证果解脱,终得成就。   苯波教在藏族历史上所发挥的...创造神——人受制于神——人利于神’这一人种关系的三步曲。使西藏的山水大地都神秘起来。”作者的此类推,实际上还是站在无神论的立场,去揣摩藏民族文化的起源。笔者想问的是:我们又是依据什么信誓旦旦否定神灵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574927.html
  • 藏密问答录

    的看法并不尽相同,因声闻乘要求修行者必须烦恼方能证果。同理,密宗中对贪欲的本质也自有其与显宗不大一致的观点,但在五毒即五智这一点上,密法与禅宗无疑有着相同的指导思想。 说到这一修法的目的,无非是...二无别。但密法中除去有上述的“见性”外,更有多层次的“见性”,这一点就与禅宗所着重强调的顿悟似的“见性”有了一些差别。有些密宗行者证悟到了资粮道的境界,这也是一种层次的“见性”;有些尚未烦恼,但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0975500.html
  • [上]《金刚棒喝》

    上校,曾经死了三次又活了过来。据他的经验说:供养三宝的功德是无量的,也可以超度六亲眷属。所以,自己先要诸恶不做,众善奉行,这就是超度六亲眷属唯一的方法。 问:如何人世间的名利和欲望?宣化:死了之后...地震、火灾、战争、饥荒、病痛……?)宣化:那照你这个说法,佛是没有能力、不慈悲的?我不敢这么说。 问:请问法师圆寂后欲往何处去?宣化:没有地方去。 问:修道为何要断欲?怎样去?宣化:你问这个问题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0575658.html